« Home | Fw:转发:Fwd:_十养五福三件事 » | Fw:转发:Fwd:_法广新闻(2014.5.10) » | Fw:摄影379 » | Fw:Fw:法庭上震撼亿万人的三个鞠躬 ,刚收到的通报 » | Fw:65岁退休,好日子还在后头 » | Fw:转发:Fwd: Fw:Fw:转发:Fw:Fw:转发:Fw:谁瞧不起农民!就别看别转!(13亿人... » | Fw:转发:Fwd: Fw: Fw: FW: 貴在圖片之外 » | Fw:西安地铁1号线 » | Fw:送材料 » | Fw:Fw:转发:参考消息 » 

Monday, May 12, 2014 

Fw:转发:Fwd: 转发:转发:Fw:Fw: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










发自我的 iPad

以下是转发的
 

---------------------------

 主题: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我们熟悉的李瑞英一直是《新闻联播》里那个"刚性"形象,目光锐利,思维敏捷,口齿清晰。但近距离接触她后,这个"刚性"形象在不断漾开的笑容里变得柔和而丰富。工作中的她尽责、细心,还"护犊";生活中的她,单纯,率真,"你不能怀疑一切,你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还是大多数。"

                                  一个评价:性格好,没是非、懂事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李瑞英主持央视新闻联播
        李瑞英不仅是《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她的"头衔"还有很多,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组组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于是总有人问她,走到今天是不是因为她人生目标特明确?李瑞英诧异,没有啊,我一直都是到哪步做哪步的事。

        那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她想了想,得益于我的性格吧。

        新人难免要坐冷板凳,她一年多没有得到出镜的机会。好在她依然是那个懂事的女孩儿,永远没有怨言,所有分配给她的活儿她全能认真完成。终于有一天,组长出差了,副组长邢质斌排班,给了李瑞英在央视第一次出镜的机会。

        多年后,李瑞英当上了播音组组长,她默默下决心,一定不能让新来的年轻人再受自己当初的冷遇。后来有人说她像老母鸡,护犊子。某位主任说上面让派个专业好的播音员去录一个新闻。李瑞英不高兴了,你觉得新闻联播哪个人专业不好?你应该说挑一个最适合的。后来这位主任在一个大会上对李瑞英的话表示了赞赏。

                                  两个软肋:怕网络舆论误解怕同事因误解不和

        李瑞英有两个软肋,一怕网络舆论误解,二怕同事因误解不和。

        2000年前后,是她对网络最恐惧的时候,一些不负责任的编造沉重地压在她心头,眼泪动不动就会夺眶而出。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李瑞英,河南南乐人,1961年7月16日出生北京,博士学位。在原北京广播学院就读时,曾长期训练主持儿童广播《小喇叭》。1983年毕业后在江苏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1986年上调中央电视台工作。走上播音工作岗位20多年,使她成为《新闻联播》的标志之一,她的出镜率高到让她世人皆知。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我都不想干了,我不是爱出风头的人,我没有要走到人前的愿望,每次走上舞台我都挺后悔。所以我觉得太委屈了。"
        后来她选择了去学习,考上了北大政治系的博士。读书悟到了很多东西,让她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委屈淡下去,她终于能够面对并开始思考那些反面意见。"有的意见看似没道理,但站在他的角度想想,还是有自己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网上最热炒的一件事是"李瑞英否认自己是河南人"。那是她去参加"挑战主持人"的节目,参赛的主持人把她当嘉宾模拟采访,问,你是河南人怎么学的普通话?李瑞英脱口而出,虽然我的祖籍在河南,但我出生在北京,不存在要转变河南口音的问题……节目一播出,立刻惹来网民争议。
        各种批评被四处转载,但已经成熟起来的她不再脆弱,她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失误。"我不能认为自己很懂就不去做充分的准备,让人在语言上挑出瑕疵;我今后要少参加活动,新闻主播要让人家议论你别的事情少一点,保持新闻的权威性;随着年龄增大,说话分量不一样,大家对你的要求也更高,我自己没有深入思考的事就不说,以后说话要更严谨,免得别人误解。"

        所幸,网上也并不都是批评,有人在贴吧里把她每次出镜戴的胸花都贴了出来,还评价说哪一次的最好看。这让李瑞英很感动:"我自己都没攒那么全。"
        而同事不和是最容易让她做噩梦的事。她对新来的年轻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你可以有喜欢的人也可以有不喜欢的人,但不许互相说坏话,不许有冲突。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李瑞英的丈夫张宇燕经常参加有关国际政治经济研讨会议

        电视是一个合作的事情,"做事多为别人想一想,大家才能团结。"每年春节因为照顾外地的同事,她都会值好几天的班;新闻频道播音员24小时的班都是她来排,而每次排班她都会让大家事先留条,说明自己哪天有事,排班的时候会尽量考虑。

                              三个法宝:心态好、爱运动、善安排

        能在四十岁以后依然像二十岁那样以观众所期望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屏幕上,李瑞英靠的是三个法宝。

         她的心态永远是积极的。"一个把坏事变好事的人才是一个自主的人。"刚到中央台的时候,领导让他们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交流,有人不愿去,因为离家远,还怕去了回不来。李瑞英主动去了。去了后她发现,上海台的播音员可以采访,而且新闻都是直播。当时中央台还没开始直播呢,多锻炼人啊。

她一点障碍都没有,放开了干。等中央台新闻直播的时候,她迅速找到了感觉。"如果你是一个消极的人,光觉得是自己吃亏了,天天抱怨,就不可能学到东西。一件看似不好的事,如果积极面对,就能驾驭它。"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运动和睡眠是她的第二大法宝。一星期三回,她坚持打了7年羽毛球。后来工作忙了,她就改打网球。天气好时,她会走路上班,四十分钟走下来,神清气爽。播音员经常值夜班,很多人得靠服安定才能睡眠。李瑞英不用,"再大的事也不能影响我睡觉,我睡眠质量特好,从来没有失眠过。"对于播音员来说,睡觉就是工作的本钱。

        第三个法宝是善于安排时间。"凡是非干不可的事赶早不赶晚,已经安排的事我不会推掉再答应新的事;如果这一天没班,我就把比较扎堆的事安排在一起,集中办事;外面的活动基本不参加;一些杂事则安排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是个办事让人放心的人,用人原则也一定是办事能让我放心的。"

                                           青梅竹马的爱情终成正果

        李瑞英祖籍河南南乐,1961年7月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名军人。高中毕业后,要不是有个要好的同学让她陪自己去北京广播学院报名,她也许一生将与新闻播音无缘。那天,来报名的人非常多,她心血来潮地也凑了个热闹。没想到,她端庄的外表和字正腔圆的嗓音被张颂教授一眼相中。

 

         在等待考试的日子里,李瑞英的心里忐忑不安,特想找个人商量商量。于是,她想到了张宇燕。张宇燕比李瑞英大不到一岁,两家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又是同一年级同一班同一个学习小组。两个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考试不是她第一就是他第一。他们在频繁的接触中,互相欣赏对方,莫名的情愫在两颗年轻的心中慢慢生出。

        张宇燕听说后,鼓励她说:"我觉得你行。"张宇燕的话让李瑞英增加了自信,也有了动力。1979年,李瑞英顺利地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录取,而张宇燕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女性、成就、未来获奖者李瑞英
        大学期间,他们互相通信。大学毕业,他到社科院读研究生,她则分到了南京。正失落的时候,他妈妈带着他去她家里安抚她,你先去,将来他从社科院毕业了也去南京,挺好的,假期让他去南京看你,我家四个儿子,你在南京落户了,我就跟着你们去南京。

        两人的事就这样被老太太挑明了。果然他每个假期都去看她,两人一起去附近游玩,他甚至和她江苏台的同事都成了朋友,用她的话说就是"特拿自己不当外人"。

        上大学后,李瑞英和张宇燕互相通信,遇到困难就让对方帮着出主意。李瑞英非常刻苦,每天早早起来去学校的小树林里练声,然而,她却越来越找不到自信,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播音,产生了想转到其它系的想法。她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张宇燕,张宇燕特意给她写了很长的一封信,分析她的优势,鼓励她战胜自我。大学4年期间,李瑞英和张宇燕在汲取着知识营养的同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双方家长得知他们的恋情后,都非常高兴。

        1983年,张宇燕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的研究生,留在北京继续读书,而李瑞英却被分配到了江苏电视台担任新闻播音员。两人要分隔两地,觉得前途无望的李瑞英,不想拖累张宇燕,开始疏远他。正失落的时候,张宇燕让母亲陪同他去找李瑞英家里安抚她,张母拉着李瑞英的手说:"孩子呀,你不用担心,你先去南京,宇燕将来他从社科院毕业了也去南京,我们做父母的也都支持他我家四个儿子,你在南京落户了,等你们以后有了孩子,我就跟着你们去南京给你们看孩子。"李瑞英感动了,悬著的心着陆了。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
        李瑞英去南京上班了,张宇燕在北京读研。他们鸿雁传情,张宇燕每个假期都要去南京陪她,两人一起去附近游玩,他甚至和她江苏台的同事都成了朋友,用她的话说就是"特拿自己不当外人"。每当李瑞英说自己想回北京时,张宇燕都会鼓励她说:"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实力调回北京,说不定以后你还能进中央电视台呢。"

       为了早日回北京与张宇燕团聚,李瑞英工作得非常认真,她又做新闻播音员,又做主持人和记者,寻找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她随身带着字典,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看。她的业务水平提高得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1986年,李瑞英终于以自己的努力调回了北京广播学院。

        去北京广播学院报到前,李瑞英想起了张宇燕说过的话。于是,她带着自己做过的节目带子去了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看了她的带子后,觉得她是个难得的人才。正好李瑞英的同班同学罗京在中央电视台播音组,也极力推荐她。就这样,李瑞英被中央电视台录用了,进入了新闻中心。

        这一年,张宇燕研究生毕业,又考取了博士,两人相约,在事业上互相竞赛。1987年,李瑞英和张宇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张宇燕,李瑞英的丈夫。1960年9月14日生于北京。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国家人事部等部委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1991年获博士学位。

     李瑞英进了中央电视台,但依然是个新人,根本没有出镜的机会。张宇燕开导她说:"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多看看书,向老同志学习,积蓄能量。"李瑞英开始静下心来照着他的话去做。

        李瑞英常说:"我挺受我们家那人影响的,我家书特多,几面墙都是书架。他老说,你能把这墙的三分之一看完就是有学问的人了。"她忙起来顾不上看书的时候,他就说,我对你没别的意见,就觉得你应该坐下来看看书,读书跟不读书是不一样的。督促就是压力,让她觉得每天不看点什么心里就挺空的。"我能在这个环境不那么浮躁,跟他是有关系的。"

        他太爱看书了,有时候窝在家里看书能一个星期都不出门。刚结婚那会儿,他们都住婆婆家,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家里的事基本都是李瑞英在张罗。他一看书,她就说,有事别跟他商量了,我做主了。找保姆,给保姆联系上夜校,招呼人换煤气……风风火火跑进跑出,以至周围邻居都以为李瑞英是女儿,"她家那人"是女婿。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这时,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要进行交流。当时,中央电视台还没有新闻直播,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不仅是直播,而且还可以采访,李瑞英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台里不少人都不愿意去,一是要离开北京,二是担心万一留在上海台。

        张宇燕得知后,全力支持她去。张宇燕说:"你不用担心我。我会把双方老人照顾好的。只要对你的事业有帮助,我再苦再累也愿意。"李瑞英主动向台里要求,被派到了上海电视台。在上海电视台期间,李瑞英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回到中央台后,她终于有了上镜的机会,从此,李瑞英真正走上了新闻播音员之路。

        有了儿子后,李瑞英的公公婆婆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还是主动帮她带孩子。这时的张宇燕事业上也蒸蒸日上,他陆续到芬兰赫尔辛基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去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并担任了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室主任、所长助理、副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理事,编著了《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等书籍。

        李瑞英觉得,不能光让丈夫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多付出,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于是,家里需要找保姆,她亲自去保姆市场。公公婆婆想吃什么了,她准保到时就买了回来。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了,她在医院忙前忙后,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医生护士和病房里的人都以为她是婆婆的亲生女儿,而把张宇燕当成是女婿。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张宇燕,1988年在芬兰赫尔辛基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199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1993年回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理事。曾多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讲解《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等时局研究理论课程。
        婆婆去世后,李瑞英夫妇都要上班,没时间管孩子,一家三口只好又住到了李瑞英父母的家。这下可好,人家又说"她家那人"比儿子还像儿子。张宇燕下班回家后,就抢着下厨房。只要有时间,他晚饭后就陪着李瑞英的父母出去散步,还老看见张宇燕带着李瑞英的爸妈和儿子出来吃饭,李瑞英因为经常要加班,邻居们总是看见张宇燕和老两口在一起,又错以为张宇燕是亲生儿子,李瑞英是儿媳妇了。

        李瑞英周末得上班,张宇燕没有计较,没有指责,一切都那么自然。春节前,网上讨论年三十去谁家过。在李瑞英家里,这从来都不是问题,"如果我弟弟到我妈这儿来了,那我肯定在我家过;他哥哥都回他家了,那他也就回去跟他们过,特正常。"

        婚姻把彼此变成了亲人,互相之间全盘了解也全盘理解。

        李瑞英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她端庄大气的主持风格,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改成了直播,这对担任主播的李瑞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新闻联播》的播出稿都是在开播前10分钟才能拿到,有的比较紧急的稿子,甚至拿到手上没有时间看就要播出。李瑞英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念错一个字。台里有规定,念错一个字罚款50元,念错3个字,就要去学习班重新学习,通过考试后才能回到岗位。李瑞英倒不是怕罚款,而是担心自己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形象。

         因为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李瑞英常常做同样的噩梦:直播开始了,可她手上拿的播出稿却一个字都不认识,然后她就大叫一声被吓醒了。张宇燕被惊醒后,柔声地安慰她。为了让李瑞英精神能放松下来,张宇燕建议她去打羽毛球,并为她办了会员卡。李瑞英每星期去打3次羽毛球。后来,李瑞英又去打网球。每次打完球,她都觉得心情舒畅,晚上再也不做噩梦了。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李瑞英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教授为李瑞英博士正冠拨苏。

        这种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让李瑞英在直播时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出镜率最高,并参加过许多国内、国外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她也成为了《新闻联播》节目的标志之一。

        每当人们赞美李瑞英时,她都会由衷地说:"如果没有我家那人(李瑞英对丈夫的称呼)做我的强大后盾,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酷"教育造就酷儿子

        说起儿子,李瑞英的眼里是有节制的喜悦和温情。

        儿子特立独行,填表填家庭社会关系的时候,不填妈妈只填爸爸。李瑞英担心地说,人家会以为你是单亲家庭的。儿子摇头,不会,不要紧。开家长会他也基本不让妈妈去。后来才从老师那里知道,他是怕同学以特殊的眼光看他。上初一的第一天,他一进教室就听同学说班里谁谁的妈妈是李瑞英。他就特别严肃地说,以后不许提我妈妈,我是我,她是她。

        李瑞英说儿子小时候带他去麦当劳,有人要找李瑞英签名,儿子很诧异,你又不是明星,找你签什么名啊?妈妈反问,那你觉得谁是明星啊?儿子回答,姚明和周杰伦差不多。李瑞英立刻说,那他是认错人了。后来一家人坐飞机出去玩,只要有人过来要求签名,李瑞英都赶紧摆手,孩子在这里,我不想让他看到。实在有人执意要签,她就背地里跟人解释,下飞机拿行李的时候再说。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也许正是她的低调,给了儿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子上初一是跳级的,以非常好的成绩上了八中。中考前李瑞英带队去西藏讲课,一往家打电话,爷俩就在看世界杯足球赛。李瑞英急了,世界杯重要还是中考重要?爷俩异口同声,当然是世界杯重要啦!结果儿子中考差了几分没到八中分数线,收到的是三十五中的录取通知书。

       八中校长觉得可惜,就给他打电话说,我们研究了,你是跳级的,可以按少年班分数线走。他回答,不用特殊照顾,我接到哪个学校的通知书就去哪个学校。儿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新的学校果真学习更加刻苦,还成为体育积极分子,与同学的关系也非常好。

        从小到大,李瑞英好像都不把儿子当小孩看,什么"妈妈抱抱"之类的双音节词她从来不说,两口子的教育都是,你是男子汉。爸爸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妈妈带孩子去玩。每次出门逛街,妈妈就说,我可不认路啊,拐弯的地方你可记好。结果儿子走到哪里都死死记路,无论绕多远,按他的指示准能找回来。

        有时候儿子买的玩具特沉,妈妈一点也不帮忙,我穿着高跟鞋呢,你自己买的就得自己提着,谁让你是男子汉。儿子非常自豪地提着一堆东西一边指路一边走,"他觉得妈妈挺傻的,智商绝对不如他和他爸爸。"

        李瑞英的艰辛成名路和幸福家庭[高清组图] 
                     李瑞英深入基层,体验采访。
        去年,儿子面临高考,高考前,李瑞英对儿子说:"这个世界干什么工作都能得到快乐,人的一生有许多条路,不一定非要像你爸爸那样读博士,只要你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做你力所能及的事就好。"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李瑞英都过得非常单纯,这种单纯让她幸福。有时她会想退休以后的事,"我最大的愿望是老了后有朋友开个咖啡馆,我们能喝茶聊天看书晒太阳。我还有个愿望是老了后到希望小学当个老师,教孩子们念念课文读读书。我一直觉得当老师是积德的事,哪怕你一句话对一个孩子有所触动都是好的。"

        结婚20多年了,李瑞英和丈夫相扶相携,恩爱如初,儿子也聪明懂事。家庭的和睦,也让李瑞英和张宇燕的事业上都更上一层楼。杨国选








最好记的邮箱:手机号码@163.com
无需注册,知道手机号就能给他发邮件 了解详情>>

About me

  • I'm car insurance rate
  • From
My profil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make money online blogger templates

top car insurance rate is powered by Blogspot and QQ Media Group.
QQ Media Group, Mainly for Blog Area.
World loanpro, the biggest Online Article database Medical Health


Health Body Guide The latest Health body info